加入画馆 登录
宫崎骏映画馆::论坛:: 返回首页

liting91的个人空间 http://totoroclub.net/forum/?45355 [收藏] [复制] [分享] [RSS]

日志

矛盾的动画之王——宫崎骏这个人

已有 886 次阅读2011-8-28 20:33 |个人分类:关于宫崎骏|

对于动画迷和电影迷来说,日本动画之王宫崎骏是一个不朽的传奇,在中国尤其如此。譬如,用google搜索“宫崎骏”,会找到337000个网页;用google搜索不主流的译名“宫崎俊”,也会找到7280个网页。相比之下,“陈凯歌”有149000个网页。用google搜索HayaoMiyazaki(宫崎骏的英文名),会找到282000个网页。这说明,凭借动画影片《千与千寻》获得柏林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片的宫崎骏,在西方同样拥有无数拥趸。美国一月份的《纽约客》杂志刊登了女记者玛格丽特·塔尔博特对日本动画之王宫崎骏的专访,极少接受记者采访的宫崎骏罕见地对女记者玛格丽特·塔尔博特发表了长篇宏论。
    塔尔博特说,和许多西方人一样,她一开始既不了解宫崎骏,也没有主动看过宫崎骏的动画影片。但她的孩子爱看,作为妈妈,她也就跟着一起看了。她去电影院看过《龙猫》和《千与千寻》的电影,也通过电视看了他许多影片。突然有一天,塔尔博特意识到,其中一些动画她看了好几遍了,而其它的儿童影片她一般不会有看两次的耐心。从这一刻起,她对宫崎骏产生了兴趣,想了解这个人到底有什么魔力,不仅吸引了她的孩子也让她一遍遍地看“幼稚”的动画片。
    
  矛盾一:“我的片子不要重复看”
    想和宫崎骏对话并不容易,因为两个原因,这位全球闻名的动画大师很少接受采访。第一,宫崎骏是一个出了名的工作狂。第二,宫崎骏对动画片有一种矛盾情感。尽管他相信自己的动画片不错,但他并不喜欢漫画在日本泛滥成灾的现状,而他又是这种局面的最重要的推波助澜者。
    宫崎骏身上的矛盾一面一开始就展现了出来。当塔尔博特说,她和她的孩子一遍遍地看他的漫画时,这位63岁的老人非常恼火。他警告说,他的片子最好一年内不要看两遍,因为孩子们把太多时间花在电影电视上不是好事,这会让他们忽略现实世界。
  
  矛盾二:要奇幻,但首先要真实
    在互联网时代,宫崎骏拒绝用电脑绘制漫画,一直坚持用普通铅笔作画,速度极慢。宫崎骏说,他喜欢传统的手工工作方式,留恋迪斯尼的老动画片,反感梦工厂的“时尚娱乐”方式。精美的画面、经典的音乐、再加上对孩子们心理出神入化的描写和非常人文化的主题,使得宫崎骏的动画片极其纯美,打动了全球不计其数的观众。
    宫崎骏认为,奇幻的想象力对他的影片非常重要,但现实主义更重要。他说,奇幻的形式下必须“有真实的心、头脑和想象力”。现在,奇幻这个词在日本被用滥了,电视剧、电脑游戏和一些动画片都说自己富有奇幻色彩,但因为缺乏真实性,这种纯虚拟的奇幻只会“囚禁人类”。宫崎骏说,奇幻和真实是一个悖论,他会努力让自己的影片充满奇幻色彩,但这只是为了表达现实的主题,他决不让影片成为纯粹的虚拟世界。
    
  矛盾三:“故事是导演,我不是”
    有趣的是,早在2001年,宫崎骏在法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他的动画片从来没有剧本。
    宫崎骏说:“在开始拍片前,我并没有一个已完成的故事……当我开始绘画时,故事才跟着展开。我们从不知道,我们的故事会走向何方,我们只是一边制作电影一边编故事。这是制作动画影片的一种危险方式,但我喜欢它,因为它可以让作品变得卓尔不群。”
    宫崎骏说,为了实现这一点,他会一次次地对每一个动画形象进行加工。他说:“我想象自己成为它们本身,并以它们的身份进入故事,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做。每画出一个形象后,我会一遍又一遍、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个工作。只有在最后期限前,我才能结束它。”
    是什么将故事带向结尾呢?宫崎骏回答说,不是他的思考或设计,而是故事自身的秩序。他说:“有一个内部的秩序,就是故事本身的需要,它可以把我带向结局……不是我制作了影片,而是影片自己完成的,我没有选择,必须服从。”
      
  矛盾四:普通形象更易引起共鸣
    宫崎骏的极端自我并没有将他禁锢在他的个人世界里。相反,他拥有可怕的理解孩子内心的能力。塔尔博特说,她还没有看到哪个导演能够像他这样,能感孩子所感、想孩子所想。譬如,为宫崎骏摘下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片等桂冠的《千与千寻》就很容易打动孩子们的心。
    宫崎骏在这部动画片上做了很特殊的选择。譬如,与流行的日本动画片不同,这部动画片的女主人公千寻并不很勇敢,而且长相也非常普通。对此,宫崎骏解释说,这正是他理想中的千寻形象。他说,千寻10岁,而《千与千寻》就是拍给这个年龄段的日本小女孩看的。如果千寻非常漂亮,或者有飞行等特殊本领的话,普通的小女孩们就不觉得这部动画片是拍给她们的。
    
  矛盾五:日本动画之王迷恋欧洲
    宫崎骏的动画片中处处可以见到他的“下意识之井”。譬如,童年时,他的家族有一个飞机零件厂,这使得宫崎骏从小就对飞行和飞行器有了一种狂热,而他的动画片里也常常可以见到飞行。
    塔尔博特说,宫崎骏对动画的细节有一种魔鬼般的迷恋,有强迫症一般的高要求。只为了找到他头脑中的一个完美画面,他也会进行一次全球旅行,而欧洲又是他最常去的地方,他的许多影片的背景是欧洲。他之所以对欧洲如此迷恋,也是因为童年。
    宫崎骏出生于1941年,战争摧毁了他的童年,但他用想象力在自己头脑中描绘了一个虚拟的美丽欧洲。尽管欧洲事实上战火更猛烈,但这个虚拟的美丽欧洲成了小宫崎骏的避难所。并且,宫崎骏还爱上了欧洲——尤其是英国的奇幻文学,他后来承认,夏加尔和波希对他的电影风格有很大的影响。
    
  矛盾六:影片积极,内心悲观
    尽管他的动画片非常美好,但他实际上是一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,他称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让人类变成地球的敌人,认为人类难以逃脱大自然的惩罚。热爱自然的宫崎骏说,他甚至希望看到“绿色的杂草重新接管(世界)”。
    63岁的宫崎骏半开玩笑地说:“我希望再活30年。我想看到东京被大海淹没,NTV(日本电视公司)的电视塔成为孤岛。我想看到曼哈顿成为水下之城……我对这一切感到兴奋。(因为)金钱和欲望,所有这一切会走向崩溃,绿色的杂草将接管(世界)。”
    但是,极其悲观的宫崎骏对孩子们却有一种类似敬畏的爱,他不想让自己的悲观厌世情绪影响他们。

评论 (0 个评论)

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加入画馆

【画馆空间新人报到处】(回复本贴即可获得发表日志权限!! ^^

Archiver|手机版|宫崎骏映画馆    

GMT+8, 2024-4-20 21:45 , Processed in 0.066111 second(s), 7 queries , Gzip On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2.5

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回顶部